紙品包裝王

包袋紙袋

提供包裝紙袋,紙盒訂做,紙盒印刷,紙袋印刷,紙袋工廠,紙袋製作服務

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長眠樹下不立碑 骨灰撒海寄哀思
2018.11.13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8-04/04/content_20196.htm"

位于中華墓園內的怡安新苑,是廣州市推行花壇葬的所在地。“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又是一年清明將至,市民如何寄托對故人的哀思?近年來,通過政府引導,花壇葬、樹葬、壁葬、草坪葬、塔葬和海葬等節地生態葬法,越來越被廣州民眾所接受。綠植封穴,逝者長眠花下;花瓣祈福,寄托無限哀思;骨灰撒海,生命回歸自然……從最早的骨灰撒海獎補政策,到格位寄存免收5年管理費,再到去年開始的對花壇葬、草坪葬予以獎勵,廣州目前對所有節地生態葬的獎補政策實現了全覆蓋。生態葬30年長眠樹下不立碑不燒香春暖4月,白云山麓永泰村馬鞍山下的思園,再次被綠色覆蓋。這里是國內開辦最早、規模最大的群眾性骨灰植樹基地,29年來,已有2.1萬具骨灰長眠樹下。先人骨灰埋于此,覆土后種上樹,不立碑、不燒香,不做任何標志。思園有兩條上山路徑,沿途已植滿馬占相思、尖葉杜英、樂昌含笑等樹木,這些樹木,如今大多已長成參天大樹。這天是正清日前的周末,劉女士一家來給選擇樹葬的外婆上炷香,“我們家是軍人世家,家里對殯葬的觀念都比較開放,當時本來是想給外婆海葬的,但不熟悉情況辦手續比較麻煩,后來一家人就決定樹葬,樹還是我跟弟弟一起選的,每年來拜祭時,我們按著樹的大致位置,一家人就可以找過來。”他們的拜祭也比較簡單,工作人員在樹的周圍松松土,家人澆一點水。然后大家到思園入口的集體拜祭臺上炷香。同一天,在新塘中華墓園內,花壇葬專區,紅葉石楠、小雛菊等競相開放,工作人員正在整理花壇邊的雜草和泥土,而一旁的墓碑上,底下幾排集中刻寫的名字,新刷的紅漆顏色還頗為鮮艷,去年廣州對草坪葬、花壇葬等綠色節地生態葬法實施獎勵補貼之后,選擇花壇葬的人一下增加了幾十位。在全國最早推廣生態葬法在墓地資源日益稀缺的現實背景下,綠色、節地的生態葬法一直是殯葬改革推廣的方向,也越來越被廣州民眾所接受。廣州是全國最早推廣生態葬法的城市之一,1988年,廣州在全國首個舉行骨灰撒海活動;1989年,廣州在白云山思園開始推行骨灰還林,也就是樹葬;上世紀90年代開始,壁葬等生態葬方式也陸續在廣州的墓園出現。2007年,市民政局下文,要求所有經營性墓園內都必須有生態葬區,花壇葬、草坪葬乃至盆景葬等各式生態葬法均有一席之地。其中,2009年3月,花都的祥安墓園更是開始大力推廣新型綠色生態環保葬式,該墓園還是廣州第一家采用可降解骨灰盒安葬骨灰,可降解骨灰盒具有環保性和可降解性,如果埋入土里或直接接觸水,則很快會還原為泥土,且不對大自然造成任何傷害,土地也可以重新利用、循環利用。生態葬法倡導節地、回歸自然,占用土地資源少,也不單獨立墓碑等,因此費用相對經濟實惠得多。金鐘墓園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墓園花壇葬共設有3600多位,采取花壇葬后,骨灰安置在花壇下,統一雕刻名字,花壇葬價格為一次性1800元,且10年來價格均保持未變。即使是諸如增城萬安園形式比較精致的樹葬,也就1萬元左右。生態葬推進仍較緩慢盡管如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樹葬、花壇葬等生態葬法的推進也比較緩慢。花都金鐘墓園1700多個壁葬格位,過去10多年僅售出400個左右,3600多個花壇葬也只售出400多個;增城正果萬安園總共有800多位選擇了花壇葬,相較于選擇墓地和骨灰寄存的方式,數量仍然較少。“不留墓地,不留骨灰,后人這樣做是要有膽量的。”市民李先生表示,要市民接受生態殯葬,必經一個觀念轉變的過程,“而且不設墓碑或者只有一塊小牌牌,以后還要不要拜祭,也是一個要討論和接受的問題”。“還有些人愛面子,嫌生態殯葬寒酸。很多人根本意識不到,選擇生態殯葬是死后也為社會作貢獻。”金鐘墓園的有關負責人提道。節地生態葬法,從廣義來說,不僅指海葬、樹葬、花壇葬等,還包括骨灰寄存,也是節地經濟又生態綠色的方式。而在廣州,選擇骨灰樓進行骨灰寄存的接受度一直比較高,每年廣州新葬骨灰5萬具左右,其中有超過7成都選擇骨灰寄存,而選擇海葬、樹葬、花壇葬這類生態葬法的,一般不超過10%。“無論是海葬、樹葬還是花葬,都是提倡不留骨灰,這與傳統觀念中注重入土為安、希望后人有憑吊拜祭的地方這些觀點還是有區別,因此人們在觀念開放、接受度等方面也會有個過程”,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負責人此前曾分析,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交通問題,因為有些提供生態葬法的墓園比較偏遠,很多人不愿跑那么遠,就寧可在市區選擇骨灰樓寄存。政策鼓勵生態安葬獎補力度加大為了進一步推廣節地生態葬法,讓更多人了解和接受綠色生態葬,2013年開始,廣州對生態葬開始陸續出臺一系列的獎補政策。這一年,廣州率先出臺了《廣州市骨灰撒海補貼辦法》,對廣州市戶籍并在2013年后死亡火化并實行骨灰海葬的,給予每具骨灰1000元的補貼。而在此之前,廣州的骨灰撒海活動一直也是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為群眾提供船票、午餐、撒海花瓣等,參加群眾不用承擔任何費用。這一獎補政策一出,2013年當年報名參加海葬的就達到1600多具,比此前一年增長了50%左右,“宣傳力度增大了,效果不錯,市民的參與度就提高了”,梅向陽介紹。2017年,廣州對生態安葬的獎補力度進一步加大。廣州市出臺了《廣州市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實施意見》,鼓勵和引導市民采用樹葬、海葬、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方式安葬先人骨灰,推廣節地生態安葬。其中,將骨灰撒海補貼從每具1000元提高至每具2000元;此外,草坪葬、花壇葬、骨灰存放等生態葬法也被納入了補貼范圍,對在經營性公墓實施花壇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安葬的,按照800元具的標準給予補貼(其中對委辦人補貼500元具,對經營性公墓補助300元具)。而采取骨灰存放的市民,則按照10元具·年標準對公益性骨灰安放單位予以補助,居民可申請5年骨灰寄存費,困難群眾則可申請10年骨灰寄存費。獎補政策達到全覆蓋廣州市還開通了“廣州殯葬”微信服務號,除了現場辦理業務外,市民還可通過微信掃碼辦理骨灰撒海預約、撒海補貼申領等事宜。“公布《實施意見》后,僅去年清明節4月當月登記的骨灰撒海數量就達到了2000具,差不多等于以前一年的登記量”,梅向陽稱。至此,廣州已經實現對所有節地生態葬法都有獎補,獎補政策達到全覆蓋。廣州也基本形成了1+N的生態安葬服務體系,推廣以骨灰寄存為主,積極推廣骨灰還林、骨灰撒海、草坪葬、花壇葬、壁葬等節地生態葬法。2017年底,廣州市選擇骨灰寄存的安葬率達到近65%,選擇樹葬、海葬、花壇葬等綠色生態葬法的達到了16.5%,這個比例比之前幾年也有了明顯增長。第二思園選址觀音山如今,通過植樹的方式填埋骨灰已經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認可和接受。占地150畝的白云山思園從1989年開始進行第一批骨灰還林之后,截至2012年,廣州市已組織骨灰還林96批次,累計還林骨灰2.1萬多具,參加還林儀式群眾達到4.3萬人次。“但是思園在設計的時候,一開始是‘一棵樹一骨灰’,這樣下來一下子就滿了,因為植樹時樹與樹之間是有間隔的,不可能密密麻麻,也就一定程度上造成思園的使用率不高”,梅向陽介紹,后期便在樹與樹之間的位置也進行了骨灰還林,但是盡管如此,到了2012年,因為用地飽和,思園還是不得不宣布暫停骨灰還林。而這個公益免費項目暫停之后,廣州民政部門一方面陸續推進在金鐘墓園、正果萬安園等經營性公墓推出經濟實惠的樹葬項目,另一方面,也積極啟動第二思園的選址。而據透露,第二思園選址在白云區觀音山,目前各項征地工作已經初步完成,很快將啟動建設。第二思園建好后,相當長時間內都可以解決廣州市民骨灰還林的需要。綠色生態的殯葬觀念日漸普及,對于生態葬法未來的推廣,民政部門和墓園經營方也在尋找新的思路。截至目前,廣州全市超過一半的經營性公墓內至少有草坪葬、花壇葬、樹葬、壁(格位)葬4種類型的綠色節地葬法,花都金鐘墓園近期推出可放置骨灰的樹葬方式,希望以一種過渡的方式讓更多人接受這種生態葬法,而正果萬安園今年計劃建開工建設一個新的節地生態葬示范區“玫瑰苑”,包括花壇葬、立體格位葬等5種節地生態葬式,陵園、公園融為一體。“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正如一個生態葬墓園宣傳廣告里的一句話,詮釋著生命真諦的同時,也在向大眾傳達著生態葬之自然美的精神理念。廣州生態葬方式海葬將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種葬法。講求人從自然中來,又回到自然中去。1988年廣州在全國首個舉行骨灰撒海活動。樹葬現代樹葬是殯葬的一種新形式,就是人們以認養綠地的辦法植一些樹木,將親人的骨灰撒在樹下,以紀念樹或自然石為標記。1989年 廣州在白云山思園開始推行樹葬。壁葬壁葬是將骨灰盒嵌在墻壁內的喪葬方式。墻體壁葬格放入骨灰盒。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外表面就當作墓碑,刻上碑文。上世紀90年代開始 壁葬等生態葬方式也陸續在廣州的墓園出現。花壇葬花壇葬是墓葬與樹葬的創新,它用花壇代替墓穴,將特制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放入花壇,花壇上種植花朵。壇位可循環利用。2007年 市民政局下文,要求所有經營性墓園內都必須有生態葬區,花壇葬、草坪葬乃至盆景葬等各式生態葬法均有一席之地。草坪葬源于西方流行于東方的葬式。西洋風格與中華傳統文化的結合,配以茵茵綠草,施以香爐、鮮花寄托后人無限的追思。2009年3月 花都的祥安墓園在廣州首家采用可降解骨灰盒安葬骨灰。菊花相伴骨灰撒海廣州海葬30周年,今年將首次舉辦海上公祭上個月,市民梁先生為其逝去的雙親預約報名了2018年骨灰撒海活動,他的父親2005年去世,生前是一名參加過抗戰的老兵,母親去年剛去世,“骨灰撒海是我父母生前的意思,他們都是戰爭年代出生入死見過大場面的人,非常開明,不想麻煩子孫后代,說厚養薄葬、喪事簡辦就好”。人從自然中來,又回歸自然。隨著大眾對于殯葬觀念的日益開放,越來越多像梁先生一樣的市民,選擇將先人的骨灰用這種回歸自然的方式來處理。僅僅從春節以來,報名參加今年骨灰撒海活動的已有900多具。1988年,廣州利用近海地理優勢,開展骨灰撒海活動,是全國最早開展骨灰撒海的城市,以骨灰撒海推動廣州殯葬改革。30年來,廣州的骨灰撒海活動從無間斷,參加撒海的骨灰數量,也從最初的幾百具,發展到現在每年超過2000具;以前一次活動出海一兩趟,現在每年的撒海活動要分6天進行才能完成。廣州的骨灰撒海活動,選擇在秋季11月舉行。活動當天,在大沙頭碼頭等待上船的隊伍會排到了百米開外,數百名市民會從這里出發駛向虎門大橋對出的珠江出海口,見證親人的骨灰拋撒入海,親手將菊花花瓣撒向大海,向骨灰入海的親屬寄托哀思。截至2017年底,廣州已經舉辦86批次活動,共有2.1萬多具骨灰撒入大海,參加群眾3.3萬多人次。而骨灰撒海,也成為廣州市民接受度最高的生態葬法之一。隨著越來越多市民接受這種生態葬法,參與人數每年增加,也有市民提出將撒海常態化,希望有殯葬公司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舉行小型的家庭骨灰撒海儀式等。而在今年,廣州還將首次舉辦海上公祭活動,作為骨灰撒海3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目前活動已經在接受報名,已逝親人的骨灰參加了1988~2017年由廣州市統一組織的骨灰撒海活動的,直系親屬可報名參與。出海公祭儀式將在9月中旬舉辦。生態獎補對象、標準、辦理流程●骨灰撒海補貼(一)獎補對象及標準逝者在2013年1月1日后死亡,且生前為廣州市戶籍的參加2017年及以后由市民政部門(殯葬管理處)統一組織或者委托機構舉辦的海葬活動,海葬逝者骨灰的委托辦理人可申請2000元補貼。委托辦理人是指逝者生前依法委托辦理骨灰撒海事項的受托人或逝者生前的法定監護人或者直系親屬。(二)辦理流程領取骨灰撒海補貼的,在辦理參加骨灰撒海活動手續時,提供以下材料:1.逝者《死亡醫學證明書》;2.逝者生前戶籍證明;3.參加骨灰撒海活動證明;4.《廣州市骨灰撒海補貼申領表》;5.與逝者關系證明,如死亡證、戶口簿、公證書、委托書、法定監護人證明、撒海活動業務辦理人憑證等;6.申請人身份證明、銀行賬戶。市民政部門(市殯葬管理處)審核所提交的資料,符合條件的,在撒海活動結束后2個月內將補貼劃入委托辦理人指定的銀行賬戶上,不符合條件的,不享受補貼。●樹葬、花壇葬、草坪葬補貼(一)獎補對象及標準在經我市民政部門核定的經營性公墓,市民選擇收費的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不立碑的喪葬方式的。1.補助300元給經營性公墓。由民政部門核定的經營性公墓,為群眾提供樹葬、花壇葬、草坪葬服務的,每具骨灰補助300元。2.補助500元給安葬骨灰的委辦人。在民政部門核定的經營性公墓,采取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不立碑的喪葬方式,符合以下條件的,每具骨灰補助500元:(1)安葬的骨灰生前為廣州市戶籍人員;(2)安葬骨灰的委辦人為廣州市戶籍。(二)辦理流程領取樹葬、花壇葬、草坪葬補貼的個人,向辦理節地生態安葬的公墓提出申請,并填寫《廣州市節地生態安葬補貼申請表》,經營性公墓同意后,資金補貼由公墓先行墊付發放。公墓發放后,再向民政部門申請結算。●骨灰寄存補貼(一)獎補對象及標準對象:由民政部門核定的,為群眾提供骨灰寄存服務的公益性骨灰樓及骨灰安放地單位。標準:從2017年開始,每年對骨灰樓(安放地)存放的每具骨灰補助10元。(二)辦理流程領取骨灰寄存補貼的公益性骨灰樓及骨灰安放地單位,應向所在地的區民政部門提出承辦節地生態安葬申請,明確寄存骨灰數量、規模、收費等事項。區民政部門應按照現行殯葬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嚴格審核,經確認符合要求的,列入本地區承辦節地生態安葬補貼核定單位。采寫:南都記者李拉通訊員張翠媚攝影:南都記者梁煒培

關鍵字標籤:台北塔位推薦

提供包裝紙袋,紙盒訂做,紙盒印刷,紙袋印刷、紙袋工廠,紙袋製作,各式紙類印刷品應有盡有,爲您量身打造包裝紙袋

防水條電腦排線封口膜